看到很多人经常问:辣椒榕是种泥里?绑木头?还是绑石头好? 有人说,种泥里,没问题 有人说:绑木头好看 有人说,还是石头吧 还有人问:怎么能长得快? 又有人问:水上的好还是水下的好? 其实辣椒榕水上水下差异很大,一株水上椒榕,叶子一般在运输过程中有因缺水、高温等原因又不同程度腐烂现象,很难辨认品种。就算是叶片完整状态良好的水上叶,也非常难辨识品种。因为椒榕的不少品种无论叶型和植株尺寸都非常接近。
之前有人说我,我是铁胆砂爱好者.我的理由很简单: 第一,铁胆砂以前经常被用作养鳌虾,为的是提高GH. 第二,砂基本不会改变PH,加了一部分CO2之后会稳定在6.5-7之间.对椒榕的生长比较有利.这样的环境下养出的辣椒榕,叶片厚实有质感,页面无洞.根系发达,植株也格外的健康.所以如果用泥养椒榕的朋友,或者是放水晶虾缸的话,注意控制PH,尽量不要低于6,也基本没多大问题.辣椒榕养活容易,可是要养得好,还是得照顾一下它需要的环境的.
我们水族箱中的很多种生物,鱼也好,植物也罢,在养殖的过程中,无非也都是尽量模拟这些物种在原生环境下的生存条件.辣椒榕在原生环境下,附水而生,攀附在石头上.所以石头才是最合适的载体.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像企鹅生存在南极,北极熊生存在北极一样,这些物种经过漫长的进化,本身其实就已经与周围的环境达到了一个平衡.把北极熊带到热带去叫它生存,那肯定是行不通的.辣椒榕也是如此.当然,如果周边的环境改变了,物种也是可以去慢慢适应.当初大熊猫其实也是食肉动物,后来才进化成只吃竹叶.但是,现在要让大熊猫再改吃荤,可能会需要更漫长的时间吧.
最早我也不懂,看见人家的辣椒榕都是插泥里的.回到家也有样学样,拿个小杯子,装了泥,小心的种下去.一开始没什么特别的,但是长出来的新叶,经常满目疮痍.全都是洞.时间久了,埋在泥里的根部也会慢慢溶掉.奇怪了很久,也郁闷了很久,一直养不好辣椒榕让我觉得很挫败.直到有一天我看到有人绑在石头上,又联想到了原生环境,才恍然大悟,原来我一直被误导了. 辣椒榕的根其实是气根,主要是用来攀附石头,然后从石头浸润的那些水分当中吸取自己需要的养分.而石头多少都会释放一些物质,这些物质可能对辣椒榕的生长比较有利.不然为什么的野外辣椒榕基本都是生长在石头上的呢? 如果种在泥里,几天没事,时间久了,根被闷住了,所以慢慢就会腐烂.再加上绝大部分的水草泥都有降酸的功效,而辣椒榕在PH低于6时经常会叶面长洞.故此,我非常不建议直接种泥里.短期尚可,时间久了, 即使不会因PH过低而溶叶,也会因泥中肥力太猛而烧根.
绑木头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只是木头无法提供某些微量元素,气根只能从水里吸收需要的养分.
有人为了美观,把辣椒榕根莫丝绑在一起,想用莫丝来掩强大的辣椒榕根系.但是事实证明.这样的做法,似乎并不合适.水族箱种的条件远远比野外的环境好太多了,所以莫丝可以说是占尽优势.两种东西绑在一起,莫丝确实是可以掩盖难看的老根,但是,同样的,也会与辣椒榕争养分.长得茂盛了,甚至可以将辣椒榕淹没.所以最好不要绑在一起,如果确实想要绑一些莫斯在石头上,配辣椒榕,建议用一些小型品种,就不用担心长得太茂盛,淹没了辣椒榕.比如说翡翠珍珠苔,美凤以及迷你美凤.
最后建议,水上和泥下对初学者都不太适合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