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ch 寫:
所謂"袋魚",其實係只係一種銷售模式,魚街眾多店舖,各家的處理手法其實都有不同.有些是"散貨場",一有貨到即時拆貨入袋,魚兒都沒有處理過就賣,這些魚當然沒有品撿過.有些則是"促銷",打包起一些缸內養定的魚平價出售.有些則是"搵老襯",賣病魚或袋中混著有問題的魚(如盲眼,歧型等).入袋的處理手法也有不同,有些是養過魚的水,有些好明顯是新水(唔知大家覺唔覺養過魚的水和新水其實有點不同,可以分辨),有些更加係煮重你米落左黃粉.有時缸魚亦有管理不善的情況,所以袋魚未必差,養定左可以好靚仔,缸魚亦未必好,隨時都可以惹到一缸病.對於小弟來說,買魚健康是首要,其次睇價錢,買袋魚缸魚,用的邏輯都一樣.所以我認為燈魚仔其實打袋都ok,最緊要小心揀魚.當然,神仙魚,短鯛,將魚等這些嬌客,養定在缸的一定較好.
"散貨場"
這是我之前的討論是關注袋魚的銷售模式,他們很多是一入貨即分袋,甚至由開檔到收檔才取回入舖 unpack,更甚者是第二日才 unpack 然後 repack. 呢D舖多數係無乜魚缸,所以唔夠位停魚,故即入貨即包入袋。
"搵老襯"類相信不用多說了,有D灰色地帶的是將來貨中特別細條或弱的以袋裝出售,大家比較下以為比入面D缸魚比亢平很多,其實是兩碼子的事,大家决定買時咪被缸魚價錢誤導!
"促銷"可能是比較正面的,但正如你所說,又要考究埋點樣 pack 法!
非常好的分析,我都修正我的對策。某些袋裝魚在促銷法下如經合理的方法去包裝是可接受的。
但若無缸魚的情況下,有時又好想買,那就袋裝都殺。好像前些時用 $20 買了對七彩鳳凰袋裝魚,一條靚一條爛旗。條爛旗魚落缸兩日後便頭 dup dup 條躲在角落,全身引式淡晒色,捱唔到一個星期。後來在一間細舖揾到有缸魚,但 $28 條,係唔值但係心頭好,於是都揀了一條。
![:i](./images/smilies/old_icon_cool.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