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olor=blue><b>正三角燈魚的飼養與繁殖</b></font>
自1906年引進正三角燈(或稱為楔形斑紋小鯉魚〔Rasbora heteromorpha〕)以來,牠一直是最流行的水族箱養殖魚類。牠的德文名字要感謝其身體側部藍黑色楔形斑點的標誌。牠身體的前端及腹部區的鰓賑搯_來是銀白色。頭部上端,腹部,背部及尾基時而閃爍著橘紅色。此外,在大自然的生物圈裡捕捉時,一條紫紅色旳閃光映在牠的整個身體。可惜這種顏色在水族箱中完全失去牠的奪目耀眼的丰采。然而,這種漂亮的紅色比起我們在馬來西亞西部發現的紅色,還是明顯遜色些。腹鰭和北鰭第一次閃爍時是紅色的,有時其鑲邊也會呈橘紅色。帶有黑色鰭的背鰭整體看像紅橘色。尾鰭的前端和其鑲邊看起來非常近似,相反的,後端是透明的顏色。
<font color=blue><b><i>大自然的生活圈</i></b></font>
正三角燈類生活在東南亞,從泰國的南部,經過馬來半島以及位在南部的島嶼,直到東蘇門答臘。這種鯉魚居住在不同風景區的溪流氾濫的小水塘以及沼澤坑洞。若是乾旱時節我們也可以在乾洩e流與溪流的混濁廢水溝發現牠們。不過水質要相當軟,PH值位在酸性到特酸性。水溫度的變化依不同地點從24℃到超過30℃。一般來說這種魚類生活在相當隱密區旳溪流裡以及植物茂密的水域中。在不同的區域居住著下列不同的燈魚;例如:R.dusonensis(黃織燈)einthoveni(霸王燈),R.elegans,R.meyersi(螢火蟲燈),以及R.taeniata(黑金鉛筆燈)、青萬龍。
<font color=blue><b><i>飼養小型燈魚的水草箱
</i></b></font>
因為這類魚是屬於群居生活的魚類,所以個水族箱裡至少要養8條這種魚類。牠們是屬於非常活潑的一群魚類,居住水族箱的空間其長寬高的尺寸至少是80 x 45 x 45公分,當然最好是能在更大的容器裡。牠們喜愛一個大,而且照明不太亮,邊緣佈滿植物物的空間中。其中最適合的顏色是盡可能暗一點,最好一部份的底部能長滿植物。底部的植物可以種植辣椒草、鐵皇冠、納納榕葉等,並可放置沼澤沈木在較大的水族箱,能發揮它的裝飾弁遄C正好榕葉屬(Anubias)的葉片可以作為楔形斑紋魚的產卵和哺育幼魚的埸所。生長在邊緣的植物種類有孤尾藻、紅蝴蝶或大水蘭,它們與沿著水表面生長的葉片負責減弱水族箱的光線。
<font color=blue><b><i>性別的區分與飼養
</i></b></font>
從牠豐滿,龐大的身軀可以辨認出是為雌性正三角燈魚。若我們從上面觀察到卵成熟的魚類,那麼側邊腫脹的身體就會向下掉。雄魚後尾鰭上端黑色的標誌比起雌魚的更加明顯特徵,有的時候甚至還會沒有這個標誌。至少在2.5公分長的正三角燈中,雄魚沿著楔形斑上面的邊線閃爍著更燦爛的顏色。
通常楔形斑紋小燈魚在葉片下進行產卵。
第二種楔形斑紋鯉魚的種類,小三角燈魚很容易與正三角燈區分:第一種的正三角燈以其總長到3.5公分的長度還比第二種短1公分。此外小三角燈的身體比較細長,牠的楔形斑紋看起來也比較細長。另外,牠的最佳顏色是稍微亮一點。
我們可以在楔形斑紋魚群居生活的水族箱裡觀察到這種品種魚類的交配方式。不過,前題是要特別為牠們佈置一個中層的生活空間,而上層表面可以是孔雀魚或燕子魚類,底層是鼠魚類的棲息之處。
一條雄性的楔形斑紋燈魚吹鰓的目的是為了讓雌魚游過來,如此牠就能感覺到雌魚的腹部。然後牠再嘗試跨在雌魚的上面,此時其腹部壓在雌魚的背上。最後雌魚選擇一個產卵地,然後在大部份是上層或下層佈滿水草的地方產卵。當雄魚以牠的腹部和雌魚的腹部接觸後,牠們就處在交配的勢。此時再將自己尾巴靠在雌魚的後尾鰭上。每一次交配雌魚就產2到3個卵,因為卵常常無法緊緊黏附所以就掉在地面上。在群居生活的人水族箱裡常因為魚的例卵的行為,以及太強的光線 (卵對光線非常敏感) 而無法養育牠們的下一代。因此我們需要一個養殖專用的水族箱。
養殖池的容積應該約40 x 25 x 25公分大,經過以往我們養殖這種魚類的經驗,我們加入水溫在25至27℃,13dGH以及PH-7值的水。而最後我們不是從魚群中找尋一對融洽相處的魚,就是交配前先將雌魚和雄魚分開一陣子。
交配結束後我們將這一對魚抓出來,將魚池的光線調暗。我們發現其中之一的一個卵看起來好像發霉,但是這只是暫時的現象,不要迅速放棄。 過了24到30鐘頭後幼魚就在25℃或是過了18至20個小時在27℃的水溫孵化出來了。四、五天左右牠們就自由游出來,待在暗
處。過了兩到四天,牠們可以吃剛產出來的海水豐年幼蝦。而且在第一天就要注滿魚池的水。每天也要換總水量20%的水才有助於牠們的生長。四星期後可以將幼魚換到較大的飼養槽。幼魚約往了7個月的時間經過妥善照顧,就完全成熟。魚爸媽在兩星期的靜養期後,若能
好好餵食照料,牠們又可重新育種。
<i><font color=red>以上文章內容由魚雜誌所提供
資料提供:Tetra 林久公司
文:Arend van den Nieuwenh
編譯:Amy</font><i>
![:roll:](./images/smilies/icon_rolleyes.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