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迷鰓魚 ( Labyrinth Fish)迷鰓魚體形較燈魚大,所以只宜挑選中小型的魚如麗麗(絲腹鱸亞科)和燈魚混養。迷鰓者是指這種魚的鰓有別於其他魚。迷鰓器官能大大提高牠們在水中吸收氧份的能力,甚至在水面中直接吸收氧份,所以縱是低氧慢水流也不成問題。某情度上牠們是和神仙魚「相反」的,因為神仙魚的鰓較細,所以較喜好高氧份和較好的水流,從而導引更多水流進到鰓腔。
麗麗的地域觀念不算強,牠們只是對週圍十分好奇,所以會不時騷擾下鄰居,隔中會出事但基本問題不大。七彩麗麗是最「傳統」的熱帶觀賞魚,在缸中可以大至 3-4 吋,現在已發展成五光十色的系列。10cm 以上的迷鰓魚如珍珠馬甲,萬隆,接吻魚等不宜和 3cm以下的的燈魚混養。其實珍珠馬甲本身是極美的平價魚,是我的至愛迷鰓魚,但體形大和富迷鰓魚好奇性格,所以改養
波子馬甲,魚身上的珍珠點較多和深色,但無原種馬甲咁閃。附帶一提,麗麗同波子馬甲的身形是無腰無頸的,唔知係唔係唔識倒後游,間唔中就有意外。佢地的泳法係有前無後,去到死角位晤識入後波走人,係咁向前鑽,又唔自量自已身形論盡,終於 ..... 輕則身體擦傷,重則夾住走唔到等死! 我試過在舊苼石的洞上揾到條麗麗,佢個頭過到,個身 Kick 住,都唔知已經幾耐,仲未死。但救出已全身傷痕,救唔返。另外有一條麗麗夾在吸水喉與玻璃之間,呢次救返,但遲兩個月又有一條新落缸幾日的珍珠馬甲係同一位置夾死,懷疑比麗麗趕埋一二角時出事,激死!
鬥魚是迷鰓魚的另一大族。鬥魚常給人誤會是惡魚,其實牠們只限於同門公魚相鬭,正常情況下不會襲擊其他魚。所以在缸中養一條公
鬥魚和燈魚混養是可以的,缸夠大和多草木遮掩則可公母同缸。反而要小心牠們會因不能適應水流急的草缸而縮埋一角,我試過放條長鰭 Half Moon 在我的混養缸,連出來食野都驚驚靑靑。所以可能較短鰭的
二線鬥魚等較適合。
中國鬥魚比彩鬥惡,間中有咬其他魚的紀錄。
香港常見的迷鰓魚中,最小型的應是與鬥魚同屬鬥魚亞科(Macropodinae) 的
珍珠麗麗(小叩叩),最大的只有 1 吋左右,可與燈魚混養。